首页 > 银行 > 银行卡 > 正文

招商银行上半年净利增13.5%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22-08-20 10:20:38

招商银行上半年净利增13.5%


上半年经历了重大人事变动的招商银行,于8月19日晚交出了中期业绩,也是新任行长王良上任后的首份“成绩单”。


2022年上半年,招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790.91亿元,同比增长6.13%;实现归属于招商银行股东的净利润694.20亿元,同比增长13.52%。


截至2022年6末,招商银行资产总额9.7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15%;其中贷款和垫款总额5.9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49%。




在经济下行、疫情反复和资本市场震荡加剧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无论是规模还是盈利能力,与一季度数据相比招商银行的主要指标增速均略有回升,但与去年同期相比放缓较多。


其中,从分部数据来看,上半年,招商银行零售业务承压较大。


同时,招商银行不良贷款、关注贷款余额和占比均较上年末有所增加。截至6月末,招商银行不良贷款余额563.8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86%;不良贷款率0.95%,较上年末上升0.04个百分点。




中收趋缓:财富管理手续费收入下降8.13%


在招商银行的众多“头衔”中,“零售之王”无疑是其认知度最广的头衔之一。


从2004年确立了以零售银行业务为主的发展战略,到2014年提出轻型银行的战略,2021年又提出以大财富管理价值循环链为核心的银行3.0经营模式,招商银行一直引领着行业零售业务的发展。


但上半年,在诸多外界不利因素的作用下,“零售之王”也出现了业绩波动。




从分部贡献率来看,2022年上半年,招商银行零售金融业务实现营业收入975.77亿元,同比增长8.16%,占总营收的54.5%,依然占据“半壁江山”。


2021年,招商银行大财富管理业绩卓越,曾带动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这一项目高增。但进入2022年,这一零售业务重要指标的增长持续放缓。


上半年,招行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534.05亿元,同比增长2.20%。


其中,受资本市场波动加剧影响,贡献收入最多的财富管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承压,同比减少8.13%至188.73亿元。2021年同期,这一项目大增33%。


但同期,招商银行资产管理、托管、银行卡、结算与清算等业务手续费及佣金均实现稳步增长。上半年,招行资产管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63.39亿元,同比增长32.84% ;银行卡手续费收入107.06亿元,同比增长13.94%。


两相作用下,招商银行上半年实现非利息净收入713.99亿元,同比增长2.87%;但占营收比为39.87%,同比下降1.26个百分点。




按具体项目来看,据半年报内容披露,代理保险收入89.84亿元,同比增长61.61%,主要是资本市场大幅波动背景下,客户避险情绪及需求上升,高价值贡献的期缴保险销量及占比同比上升;代销理财收入34.93亿元,同比增长22.60%,主要得益于开放平台建设和产品组织,零售理财销售规模增长较好;代理基金收入34.74亿元,同比减少46.95%,主要由于市场波动下客户权益类产品配置降低。




财富客户:“朝朝宝”客户数达2000万,私行户均资产2800万


客户是财富管理行业的立身之本,半年报中,招商银行表示,“零售金融从银行视角转向服务客户视角”。


截至6月末,招行零售客户1.78亿户(含借记卡和信用卡客户),较上年末增长2.89%,其中,财富产品持仓客户数4074.86万户,较上年末增长7.84%。


据半年报披露,至6月末,“朝朝宝”底层产品均为招银理财产品,购买“朝朝宝”的客户数达2008.20万户,较上年末增长30.38%;期末持仓金额1862.6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7.52%。


此外,金葵花及以上客户(指在招行月日均总资产在5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客户)402.36万户,较上年末增长9.58%。


截至6月末,招行管理零售客户总资产余额11.7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91%,其中,管理金葵花及以上客户总资产余额9.5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32%。


同时,至6月末,招行零售客户存款余额2.4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13%,存款余额继续位居全国性中小型银行第一。


私人银行方面,招商银行在客群和客户净值方面均实现增长。截至6月末,招行私行客户已突破13万户,较上年末增长6.53%;管理的私人银行客户总资产3.6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48%;户均总资产2805.43万元,较上年末增加25万元。




个贷承压:房贷需求下降、余额半年增长1%,消费信贷类不良高企


招商银行上半年零售业务承压在贷款端也有所体现。


截至6月末,贷款和垫款总额5.9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49%。


其中,公司贷款余额2.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98%,占比38.79%,较上年末上升0.17个百分点;零售贷款余额3.0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43%,占比52.10%,较上年末下降1.54个百分点。




招商银行半年报表示,因疫情反复冲击下,居民消费意愿减弱,个人客户贷款有效需求减少;同时,公司贷款方面,因深入挖掘客户信贷需求,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因而增速较快。


其中,受外部复杂经济形势影响,招商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整体需求下降。截至6月末,招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1.38万亿元,仅较上年末增长1.01%;消费贷款余额则较上年末增长17.85%,为1838.34亿元。


上半年,招行新发放公司贷款主要集中在新动能、绿色经济、优质赛道制造业、区域优势特色产业、产业自主可控行业等五大方向。


招商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均较上年末有所增加。


截至6月末,招商银行不良贷款余额563.8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5.24亿元;不良贷款率0.95%,较上年末上升0.04个百分点。


这一现象背后的主要原因为,房地产客户风险上升及局部地区疫情对零售贷款业务的影响。



至6月末,招行公司贷款不良余额311.7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4.43亿元;不良率1.35%,较上年末上升0.11个百分点。


其中房地产业不良贷款余额翻倍,由上年末的56.55亿元增至112.08亿元;不良率由1.41%升至2.82%。一季度末时,招行房地产业不良率为2.57%。


零售贷款同样“不良双增”。


截至报告期末,招商银行零售不良贷款余额252.1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0.81亿元;不良贷款率0.82%,较上年末上升0.01个百分点。


其中,信用卡贷款不良余额142.9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49亿元;信用卡贷款不良率1.67%,较上年末上升0.02个百分点。


但与一季度末数据相比,招行信用卡不良率下降了0.05个百分点。


半年报中,招商银行对此表示,疫情及外部环境对居民就业及收入造成较大冲击,部分客户还款能力及还款意愿受到影响,消费信贷类业务入催和回收指标有所波动,叠加2021年信用卡贷款逾期认定时点前置和零售贷款不良认定标准调整的影响,消费信贷类业务不良额和不良率均有所上升,但得益于客群的优化和资产结构韧性的增强,以及各项风险管理策略的运用,关注及逾期等先行指标保持基本平稳。


对于下半年,招行鉴于疫情形势的不确定性且其对宏观经济及居民收入的影响较大,预计消费信贷类业务资产质量仍将面临压力。


招商银行上半年新生成不良贷款方面,总额307.02亿元,同比增加74.60亿元;不良贷款生成率(年化)1.13%,同比上升0.18个百分点。


同时,半年报中,招行披露,从地区看,不良生成主要分布在长三角、西部地区及总行(信用卡贷款);从行业看,不良生成主要集中在房地产业 ;从客群看,不良生成多数为大型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