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2万元闲钱怎么理财收益快
1、多看少动,少走弯路
如果有长期用不到的“闲钱”,能贡献较高预期收益的当属权益类资产,偏股基金或是值得考虑的选择。整体来看,中证偏股基金指数近5年上涨了80%,远超沪深300指数(4662.313, 35.03, 0.76%)(4662.4048, 35.12, 0.76%)的44%(截至2020年9月8日)。
需要注意的是,频繁买卖的操作并不适合偏股基金。有句话说:“要想准确地踩点入市,比在空中接住一把下落的飞刀还要难。”举个例子:如果过去5年,仅仅错过了10个涨幅最大的交易日,偏股基金指数的涨幅就从73%下降到15%,沪深300指数则由41%转为-9%。
见过不少人忙于择时,结果却不如长期持有。事实上,兴证全球旗下就有15年22倍的“长跑好基”(截至2020-9-4),多看少动才能少走弯路、避免掉队。
2、与其财富焦虑,不如组合投资!
基金组合也是最近很受市场关注的类型。俗话说:“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分散投资、组合投资可以降低波动性,也就减少了投资风险。不过,胡乱拼凑凑几只基金,恐怕难以达到这一目的。
所谓基金组合,需要通过资产配置,优选基金,并根据市场情况及时调整和优化。它就像一个团队,成员相互配合、各具优势,从而发挥作用。例如兴证全球基金FOF团队作为策略提供方的“兴全低波动小确幸”、“兴全进取派选牛基”基金组合,以及多只FOF产品,都经过专业打磨,让组合投资更简单。
3、养老、养娃、买房?从定投开始
针对养老、子女教育,甚至买房首付等长期目标,更适合通过基金定投的方式开始规划。
一个建议是按不同账户,分门别类、对号入座。比如,计划用于养老的钱可以选择养老目标FOF,这类产品更注重波动控制;子女教育可以分批小额做定投,还有客户会在偏股基金中偏爱责任投资类产品,寄托了培养子女责任感的期望;如果资金量较多,或许还能争取通过定投离买房首付更近一步。
4、定期算算账,资产更健康
对于家庭资金,可以养成定期盘点的习惯。很多人关注于一天就会过时的“好消息”、“坏消息”,反而忽略了算算大账。
一方面是支出、债务管理,不然会出现“看到每月账单,才知道自己这么有钱”的感慨。另一方面是梳理资产,计算自己的股基、债基、货基等各类资产占比、收益情况等,才能按需进行优化,做投资组合的再平衡。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