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银行 > 理财产品 > 正文

下半年银行理财行业将动荡 进入更加激烈竞争阶段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
字体:
发布时间:2016-08-08 17:00:21

  区域银行理财能力排名报告—基于资产规模的视角(2016年2季度)

  摘要:

  编制基于总资产规模的区域银行理财能力排名报告的意义在于更直观地展现同等资产规模区间内各家银行的理财能力差异,向社会各界揭示各类资产规模区间内理财能力优异的商业银行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尤其是个人理财业务,很大程度取决于各家商业银行管理层自身所拥有的资源和向理财业务管理部门的资源倾斜。因此,基于资产规模区间的区域银行理财能力的考察,有助于横向考察在同等资产规模条件下各家区域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程度,对于银行管理层的战略决策和社会公众的直观了解都有益处。

  资产规模处于1万亿元(含)以上区间且本季度发行理财产品的区域银行共有4家,2季度末银行理财产品存续数量为4322款,占比为15.61%; 5000(含)-10000亿元区间银行共有8家,2季度末银行理财产品存续数量为1984款,占比为 7.17%; 2000(含)-5000亿元区间的银行共有26家,2季度末银行理财产品存续数量为5215款,占比为18.84%;1000(含)-2000亿元资产规模区间的银行共有39家,2季度末银行理财产品存续数量为5558款,占比为 20.08%;500(含)-1000亿元资产规模区间的银行共有52家,2季度末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为3522.59亿,占比为7.95%;500亿以下资产规模区间的银行共有212家,2季度末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为4417.49亿,占比为10.00%。

  基于区域银行公布的最新年报或在公开媒体上披露的最新资产规模数据,普益标准统计的资产规模在1000亿以上的大中型区域银行共77家,环比增加1家,仅占本次参与排名的341家区域银行的22.58%,但其理财产品存续规模则占总存续规模的比例为82.09%。大型区域银行仍然是区域银行理财中的主力。

  区域银行在理财业务的发展上展现出了一些新的变化。总体而言,区域银行仍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但是同时也显现出了明显的分化。部分区域银行,特别是理财业务发展较早的城商行,增长速度明显放慢,显现出了增长乏力的迹象;而部分区域银行则通过资产的创设、产品的创新,维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当然,无论从市场发展角度,还是从政策变化角度,2016年下半年对于银行理财行业而言都将是动荡的半年,过去银行理财行业相对粗放的快速增长的局面将很难延续,进入一个更加激烈的竞争阶段。

  此次基于资产规模视角的区域银行理财能力排名以2016年2季度为观察期,依据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和普益标准共同研发的银行理财能力排名体系4.0版对观察期内各家区域银行理财产品进行统计与评价,同时以评估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各家银行理财业务的产品研发、投资管理、产品销售、信息披露等方面进行考察与分析

  本排名报告所界定的“区域银行”是指除大型国有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以外的其它具备理财业务开展资质的区域银行。在对区域银行进行资产规模归类时,主要依据为各区域银行公布的最新年报或在公开媒体上披露的最新资产规模数据。

  编制基于总资产规模的区域银行理财能力排名报告的意义在于更直观地展现同等资产规模区间内各家银行的理财能力差异,向社会各界揭示各类资产规模区间内理财能力优异的商业银行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尤其是个人理财业务,很大程度取决于各家商业银行管理层自身所拥有的资源和向理财业务管理部门的资源倾斜。因此,基于资产规模区间的区域银行理财能力的考察,有助于横向考察在同等资产规模条件下各家区域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程度,对于银行管理层的战略决策和社会公众的直观了解都有益处。

  我们的数据来源于银行通过公开渠道披露的信息、与银行签订的数据交换协议及每季度银行反馈的动态问卷。据普益标准数据库统计显示,2016年2季度,341家区域银行存续理财产品数量总计为27686款,规模约为44300 亿元,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与总资产规模的比率约为14.77%。

  普益标准数据库统计显示,资产规模处于1万亿元(含)以上区间且本季度发行理财产品的区域银行共有4家,发行银行数量在纳入统计的全国区域银行中占比1.17%,银行理财产品存续数量为4322款,占比为15.61%;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为11858.84亿,占比为26.77% ;4家银行存续的理财产品中,个人产品、机构产品、同业专属产品的规模约为:7293.64亿、3046.20亿、1519亿,占比约为:61.50%,25.69%,12.81%,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与总资产规模的比率为21.99%。

  普益标准数据库统计显示,资产规模处于5000亿(含)-1万亿区间且本季度发行理财产品的区域银行共有8家,发行理财产品银行数量在纳入统计的全国区域银行中占比2.35%,银行理财产品存续数量为1984款,占比为 7.17%; 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为5592.40亿,占比为12.62% 。8家银行存续的理财产品中,个人产品、机构产品、同业专属产品的规模约为:2437.72亿、1207.26亿、1947.41亿,占比约为:43.59%,21.59%,34.82%,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与总资产规模的比率为10.80%。

  普益标准数据库统计显示,资产规模处于2000亿(含)-5000亿区间且本季度发行理财产品的区域银行共有26家,发行理财产品银行数量在纳入统计的全国区域银行中占比7.62%,银行理财产品存续数量为5215款,占比为18.84%;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为10721.03亿,占比为24.20%。26家银行存续的理财产品中,个人产品、机构产品、同业专属产品的规模占比约为62.05%,19.56%,18.40%,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与总资产规模的比率约为13.90%。

  普益标准数据库统计显示,资产规模处于1000亿(含)-2000亿区间且本季度发行理财产品的区域银行共有39家,发行理财产品银行数量在纳入统计的全国区域银行中占比11.44%,银行理财产品存续数量为5558款,占比为 20.08%;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为8195.65亿,占比为18.50%。39家银行存续的理财产品中,个人产品、机构产品、同业专属产品的规模占比约为72.08%,11.25%,16.67%。该区间银行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与总资产规模的比率约为15.41%。

  普益标准数据库统计显示,资产规模处于500亿(含)-1000亿区间且本季度发行理财产品的区域银行共有52家,发行理财产品银行数量在纳入统计的全国区域银行中占比15.25%,银行理财产品存续数量为4408款,占比为 15.92%;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为3522.59亿,占比为7.95%。52家银行存续的理财产品中,个人产品、机构产品、同业专属产品的规模占比约为:63.86%,10.08%,36.84%。该区间银行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与总资产规模的比率约为9.57%。

  普益标准数据库统计显示,资产规模处于500亿以下且本季度发行理财产品的区域银行共有212家,发行理财产品银行数量在纳入统计的全国区域银行中占比62.17%,银行理财产品存续数量为6199款,占比为13.29%;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为4417.49亿,占比为10.00%。212家银行存续的理财产品中,个人产品、机构产品、同业专属产品的规模占比约为:59.52%,11.94%,28.55%。该区间银行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与总资产规模的比率为15.16%。

  基于区域银行公布的最新年报或在公开媒体上披露的最新资产规模数据,普益标准统计的资产规模在1000亿以上的大中型区域银行共77家,环比增加1家,仅占本次参与排名的341家区域银行的22.58%,但其理财产品存续规模则占总存续规模的比例为82.09%,验证了经典的“二八定律”在区域银行理财市场也同样成立。大型区域银行仍然是区域银行理财中的主力。同时,整体来看,大中型区域银行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与总资产规模的占比也较大,反映出大中型区域银行整体理财业务发展程度更高。

  第二季度,区域银行在理财业务的发展上展现出了一些新的变化。总体而言,区域银行仍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但是同时也显现出了明显的分化。部分区域银行,特别是理财业务发展较早的城商行,增长速度明显放慢,显现出了增长乏力的迹象;而部分区域银行则通过资产的创设、产品的创新,维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大量小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理财业务开展逐渐进入了一个遍地开花的快速发展期,大量的新鲜血液,为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但是这些小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也体现出了一些局限性,如对同业理财依赖较强,个人业务及机构业务的发展不够扎实等。

  区域银行理财业务发展出现这些变化,和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整体发展逐渐进入成熟期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代表着过去通过快速的外延扩张来占据市场空白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未来的发展将更依赖于富有远见的战略、精细有效的管理制度以及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除市场的变化外,新规的颁布也是对于区域银行理财业务发展造成影响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如五月初,银监会对部分城商行进行窗口指导,要求停发分级理财产品,对区域银行的产品发行策略造成了较为直接的影响。而82号文的发布,则主要是对区域银行在理财资产端的操作进行了规范。

  媒体近期披露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必将对于区域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形成巨大影响。自2014年12月发布初稿以来,该法规的推进就陷入了停滞,这也导致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作为资管行业规模最大的子行业,一直没有一个统领全局的监管法规。而在超过一年半之后,此次经过大幅改进完善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将监管层对于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监管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根据征求意见稿目前的规定,未来可能将会把从事理财业务的银行分为综合类和基础类两大类,后者在产品的发行、资产的投向方面都会受到较大的限制。按照规定,大量的农村金融机构,特别是农信社、农合行,都可能在未来只能从事基础类银行理财业务。新规一旦正式施行,从整个行业的角度来讲,避免了资产管理能力不足的银行在投资于较高风险的资产时可能出现的风险,行业的系统性风险将会有明显的降低,而且产品发行和投资管理的规范运作,对于行业长远发展非常有利。但是短期内,小型银行的理财业务发展空间将受到较大的影响。

  无论从市场发展角度,还是从政策变化角度,2016年下半年对于银行理财行业而言都将是动荡的半年,过去银行理财行业相对粗放的快速增长的局面将被打破,进入一个更加激烈的竞争阶段。

  各层次资产规模区域银行存续规模占比分布

  图表1:各层次资产规模区域银行理财存续规模占比分布图(单位亿)


   

  资料来源:普益标准

  理财能力百强区域银行分布情况

  2016年2季度末,341家区域银行的存续产品数量为27686款,存续总规模为44300亿,其中,个人产品、机构产品、同业专属产品的规模分别为:27172.5亿、8243.4亿、8895.2亿,占比分别为:61.32%,18.6%,20.07%。

  图表2:区域银行百强得分及资产规模分布图


   

  资料来源:普益标准

  注:纵坐标为理财排名得分,横坐标为资产规模

  图表3:各资产规模分类百强银行占比


   

  资料来源:普益标准

  1万亿元(含)以上资产规模

  2016年2季度末,资产规模处于1万亿元(含)以上区间且本季度发行理财产品的区域银行共有4家,发行银行数量在纳入统计的全国区域银行中占比1.17%,银行理财产品存续数量为4322款,占比为15.61%;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为11858.84亿,占比为26.77% ;4家银行存续的理财产品中,个人产品、机构产品、同业专属产品的规模约为:7293.64亿、3046.20亿、1519亿,占比约为:61.50%,25.69%,12.81%,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与总资产规模的比率为21.99%。资产规模超万亿的区域银行的综合理财能力较为出色,其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与总资产规模的比率远高于区域银行的平均水平,反映了超万亿级别银行的理财业务发展程度远高于其它区域银行

  2016年2季度,4家银行处于运行期间的预期收益型产品(包括面向个人、机构、同业发行的封闭式、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的平均EI为2.27,其中南京银行的平均EI最高,为2.38,其次是上海银行,平均EI为2.32,北京银行在4家银行中,平均EI值最低,仅为2.15,原因在于北京银行的保本类产品占比较高,而保本类产品的收益比非保本产品收益更低。

  根据普益标准的评价结果,江苏银行位居区域商业银行综合理财能力第一名。各单项排名结果显示,南京银行位居1万亿元(含)以上资产规模区域银行理财产品收益能力、理财产品丰富性、信息披露规范性第一名;江苏银行位居1万亿元(含)以上资产规模区域银行发行能力、风险控制能力第一名。整体来看,作为资产规模万亿级别的大型区域银行,4家城商行在各维度表现优异且均衡,远超大部分区域银行,且能与全国性银行比肩。

  图表4:1万亿元以上资产规模区域银行理财能力排行榜


   

  资料来源:普益标准

  5000亿(含)-1万亿元资产规模

  2016年2季度末,资产规模处于5000亿(含)-1万亿区间且本季度发行理财产品的区域银行共有8家,发行理财产品银行数量在纳入统计的全国区域银行中占比2.35%,银行理财产品存续数量为1984款,占比为 7.17%; 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为5592.40亿,占比为12.62% 。8家银行存续的理财产品中,个人产品、机构产品、同业专属产品的规模约为:2437.72亿、1207.26亿、1947.41亿,占比约为:43.59%,21.59%,34.82%,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与总资产规模的比率为10.80%。资产规模处于5000亿(含)-1万亿区间且本季度发行理财产品银行的综合理财能力较高,均处于区域银行前百强。且各银行理财规模较第1季度均有所上涨,反映了此区间银行整体理财业务发展速度较快。

  2016年2季度,8家银行处于运行期间的预期收益型产品(包括面向个人、机构、同业发行的封闭式、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的平均EI为2.44,其中重庆农村商业银行的平均EI最高,为2.74,其次是天津银行和盛京银行,平均EI分别为2.68和2.64。8家银行中,4家为城商行,平均EI为2.46,4家农商行的平均EI为2.41。

  根据普益标准的评价结果,资产规模处于5000亿(含)-1万亿区间的区域银行中,宁波银行位居综合理财能力第一名。各单项排名结果显示,宁波银行在发行能力、收益能力、信息披露规范性位均居第一名;广州农村商业银行在风险控制能力、理财产品丰富性方面位居第一。

  图表5:5000亿(含)-1万亿元资产规模区域银行理财能力排行榜


   

  资料来源:普益标准

  2000亿(含)-5000亿元资产规模

  2016年2季度末,资产规模处于2000亿(含)-5000亿区间且本季度发行理财产品的区域银行共有26家,发行理财产品银行数量在纳入统计的全国区域银行中占比7.62%,银行理财产品存续数量为5215款,占比为18.84%;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为10721.03亿,占比为24.20%。26家银行存续的理财产品中,个人产品、机构产品、同业专属产品的规模占比约为62.05%,19.56%,18.40%,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与总资产规模的比率约为13.90%。资产规模处于2000亿(含)-5000亿区间且本季度发行理财产品的区域银行,综合理财能力的表现上多有亮点。同时,处于此区间的银行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与总资产规模的比率基本达到了区域银行的平均水平,不过考虑到,目前市场平均水平仍处于较低位置,所以该区间银行的理财业务发展程度仍需要大步向前。

  2016年2季度,26家银行处于运行期间的预期收益型产品(包括面向个人、机构、同业发行的封闭式、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的平均EI为2.36,其中大连银行的平均EI最高,为2.91,其次是重庆银行和兰州银行,平均EI分别为2.63和2.61。25家银行中,21家为城商行,平均EI为2.38,5家农商行的平均EI为2.36。

  根据普益标准的评价结果,资产规模处于2000亿-5000亿区间的区域银行中,综合理财能力排名前三的银行依次为东莞银行、锦州银行、河北银行。各单项排名结果显示,发行能力排名前三的银行依次是哈尔滨银行、江南农村商业银行、包商银行、;收益能力排名前三的银行依次是东莞银行、长沙银行、广东顺德农村商业银行;风险控制能力排名前三的银行依次是包商银行、东莞银行、锦州银行理财产品丰富性排名前三的银行依次是杭州银行、东莞银行、上海农村商业银行;信息披露规范性排名前三的银行依次是河北银行、长沙银行、上海农村商业银行

  图表6:2000亿(含)-5000亿元资产规模区域银行理财能力排行榜


   

  资料来源:普益标准

  1000亿(含)-2000亿元资产规模

  2016年2季度末,资产规模处于1000亿(含)-2000亿区间且本季度发行理财产品的区域银行共有39家,发行理财产品银行数量在纳入统计的全国区域银行中占比11.44%,银行理财产品存续数量为5558款,占比为 20.08%;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为8195.65亿,占比为18.50%。39家银行存续的理财产品中,个人产品、机构产品、同业专属产品的规模占比约为72.08%,11.25%,16.67%。该区间银行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与总资产规模的比率约为15.41%,略微高于区域银行平均值,其理财业务发展程度较上季度有所提升。

  2016年2季度,39家银行处于运行期间的预期收益型产品(包括面向个人、机构、同业发行的封闭式、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的平均EI为2.42,其中青岛银行的平均EI最高,为2.94,其次是齐鲁银行和广东华兴银行,平均EI分别为2.77和2.71。39家银行中,30家为城商行,平均EI为2.43,9家农商行的平均EI为2.37。

  根据普益标准的评价结果,资产规模处于1000亿-2000亿区间的区域银行中,综合理财能力排名前三的银行依次为青岛银行、齐鲁银行、广东华兴银行。各单项排名结果显示,发行能力排名前三的银行依次是汉口银行、浙江稠州银行、富滇银行;收益能力排名前三的银行依次是广东华兴银行、福建海峡银行、九江银行;风险控制能力排名前三的银行依次是青岛银行、晋商银行、齐鲁银行理财产品丰富性排名前三的银行依次是青岛银行、齐鲁银行、福建海峡银行;信息披露规范性排名前三的银行依次是广东华兴银行、珠海华润银行、福建海峡银行和齐鲁银行(并列第三)。

  图表7:1000亿(含)-2000亿元资产规模区域银行理财能力排行榜


   

  资料来源:普益标准

  500亿(含)-1000亿元资产规模

  2016年2季度末,资产规模处于500亿(含)-1000亿区间且本季度发行理财产品的区域银行共有52家,发行理财产品银行数量在纳入统计的全国区域银行中占比15.25%,银行理财产品存续数量为4408款,占比为 15.92%;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为3522.59亿,占比为7.95%。52家银行存续的理财产品中,个人产品、机构产品、同业专属产品的规模占比约为:63.86%,10.08%,36.84%。该区间银行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与总资产规模的比率约为9.57%,明显低于区域性银行平均水平,理财业务发展程度略为滞后。

  2016年2季度,52家银行处于运行期间的预期收益型产品(包括面向个人、机构、同业发行的封闭式、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的平均EI为2.40,其中青海银行的平均EI最高,为3.04,其次是济南农村商业银行和大连农村商业银行,平均EI分别为2.90、2.83。52家银行中,29家为城商行,平均EI为2.37,23家农商行的平均EI为2.44。

  根据普益标准的评价结果,资产规模处于500亿(含)-1000亿区间的区域银行中,综合理财能力前三名的银行依次为泉州银行、厦门农村商业银行、内蒙古银行。各单项排名结果显示,发行能力排名前三的银行依次是厦门农村商业银行、瑞丰银行、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收益能力排名前三的银行依次是泉州银行、厦门农村商业银行、德阳银行;风险控制能力排名前三的银行依次是晋城银行、泉州银行、厦门农村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丰富性排名前三的银行依次是泉州银行、内蒙古银行、德阳银行;信息披露规范性排名前三的银行依次是莱商银行、鄞州银行、内蒙古银行

  图表8:500亿(含)-1000亿元资产规模区域银行理财能力排行榜


   


   


   

  500亿元以下资产规模

  2016年2季度末,资产规模处于500亿以下且本季度发行理财产品的区域银行共有212家,发行理财产品银行数量在纳入统计的全国区域银行中占比62.17%,银行理财产品存续数量为6199款,占比为13.29%;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为4417.49亿,占比为10.00% 。212家银行存续的理财产品中,个人产品、机构产品、同业专属产品的规模占比约为:59.52%,11.94%,28.55%。该区间银行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与总资产规模的比率为15.16%,高于区域银行平均水平,但考虑到相当部分的小型农村金融机构没有开办理财业务的资质,所以该区间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的实际程度可能远远低于该水平。

  2016年2季度,212家银行处于运行期间的预期收益型产品(包括面向个人、机构、同业发行的封闭式、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的平均EI为2.30,其中山西长治黎都农村商业银行的平均EI最高,为3.54,其次是宁波市市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江苏泗阳农村商业银行,平均EI均别为3.32。

  根据普益标准的评价结果,资产规模处于500亿内的区域银行中,石嘴山银行位居综合理财能力第一名,泰安银行、新疆天山农村商业银行分列第二、第三。各单项排名结果中,发行能力排名前三的银行分别是石嘴山银行、新疆天山农村商业银行、福建晋江农村商业银行;收益能力排名前三的银行分别是石嘴山银行、泉州农村商业银行、福建晋江农村商业银行;风险控制得分排名前三的银行分别是石嘴山银行、山西泽州农村商业银行、泉州农村合作银行理财产品丰富性得分排名前三的银行分别是金华银行、泰安银行、珠海农村商业银行;信息披露规范性得分排名前三的银行分别是石嘴山银行、贵州花溪农村商业银行、珠海农村商业银行。其中,石嘴山银行在发行能力、收益能力、风险控制能力、信息披露规范性均位居第一,展现了较强的综合实力。

  图表9:500亿元以下资产规模区域银行理财能力排行榜


   

  资料来源:普益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