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谋发展 扬蹄奋进开新篇
风雨洗征程,回眸满堂春。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战同步小康、全面深化改革、深入推进“十三五”规划目标的关键之年。回顾一年工作,茅箭区委、区政府把握新时代发展起点之新、内涵之新、要求之新,迈出的每一步都稳健有力,落下的每一笔都浓墨重彩。
一年来,茅箭区委、区政府奋力推进“两区一中心”建设,砥砺奋进强担当,务实重行抓落实,一步一个脚印,做深做活全面深化改革文章,打造创新驱动“新引擎”,抓好城乡建设,全力改善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用实际行动展现拼搏奋进的绚丽华章。
产业发展提质增效。跨越高质量发展攻坚期的关口,根子在产业,关键在产业。基于此,该区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做大全区经济总量的同时,致力于经济质量的提升,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技术创新为杠杆,挖掘工业产业开放合作潜力,巧用产业转型升级新方法,探索良好合作机制和共同发展模式。
在转型过程中,该区引导本土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加大研发投入、兼并重组,鼓励企业由“生产工厂”向“智造工厂”转变,逐渐脱离资源开采最低端,不断增加新型工业产品附加值;引入新兴产业、第三产业,充分吸收第一、二产业转移的劳动力,不断提高服务群众水平。
为了让茅箭新兴工业发展汇聚更多动能,该区以项目建设为推手,加速新旧动能转换,为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结合全省“一芯两带三区”战略布局和全市“一心两翼三高地”区域和产业发展布局,立足茅箭“两区一中心”建设,聚焦聚力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环保、民生保障等领域谋划重大项目。抓稳抓牢汽车及零部件主导产业,坚持乘商并举,围绕整车专用车、汽车新能源、智能制造和新兴产业四大重点,扎实推进转型升级战略,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水深则鱼知聚,林茂则鸟有归。一年来,该区坚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并举,围绕新能源汽车和智能制造两大重点,扎实推进转型升级。辖区企业通过实施产品升级、市场升级、设备升级、管理升级,逐步走出了一条依托东风借力发展之路。新增线上商贸法人21家,大个体22家,销售额增长76.6%。创建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区,华中地区首批淘宝授权直播绿松石基地落户茅箭。同时,该区统筹城乡发展,深度推进农旅融合,启动有机农业示范区建设,建成生态农业种植基地6000亩,荣获“中国多花(中蜂)蜜之乡”称号。组织开展“花样茅箭”系列活动,东沟民宿获“中国森林康养人家”称号。全年接待游客1210万人次,同比增长14%;旅游综合收入192亿元,同比增长32%。
重点项目全面发力。项目建设,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和动力。茅箭区把项目建设作为激发观念之变、思路之变、举措之变、成效之变的强大动力,在攻坚中担当,在困境中奋飞,靶向发力,分类实施,化挑战为动力,变问题为潜力,闯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该区以项目为抓手,每月召开调度会,每季度开展项目拉练,促进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全年共签订招商引资项目35个,亿元以上项目14个,开工18个、建成17个,完成引资73亿元。引进丰田合成密封件、美国安道拓座椅等一批国际化合作项目,引进凯沃森天窗、艾派克机电等一批生产性总部回归项目,引进“源水缘”电商平台、中电光谷孵化器等一批加速新旧动能转换项目。启动建设市级重点项目18个,完成投资4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15%;开工建设区级重点项目79个,完成投资124.6亿元。
城乡巨变描绘新景。“不管走到茅箭哪里,处处能感受到幸福的底色。”对于在中国海洋大学攻读硕士的马志来说,即使青岛风光无限,但还是独爱家乡十堰,“我发现每次回家都有惊喜,老城改造了、公园增多了、路面变宽了、乡村美丽了。”
变化的不止颜值,还有内涵。自美丽茅箭建设以来,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们都切身感受到了生活的变化。
该区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服务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十堰年会为契机,对21个老旧小区、6个国企分离移交小区、60条背街小巷、5个农贸市场周边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升级;武当路复线、航空路、林荫大道一号线及三号线等市政道路建设加速推进;大力实施百二河生态修复工程,目前,已完成老街片区、三堰片区及五堰片区等大部分拆除任务,目前拆迁完成90%,常隆花园安置区建设项目完成投资约3.1亿元;全力打造市民15分钟生活圈,功能配套日趋完善的现代城市格局正加速建成;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污水收集管网、农村污水处理设施、重点支沟综合治理等一系列工程,泗河水质自今年5月18日出现拐点以来,水质持续稳定,彻底消除“劣V类”。在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十堰年会上,茅箭成功承办城市黑臭水体治理项目参观点和江河湖海分论坛,区委书记周庆荣交流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经验。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变美的不止城市,乡村的变化更是令人惊叹。在脱贫攻坚战中,该区不等不靠,以“户户走到、扶贫车间、安幼养老、强基固本”四项工作为重点,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今年4月29日,该区实现整体脱贫摘帽。该区摘帽后做到“四个不摘”,持续投入,在产业发展、乡风文明等方面再加力,不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过去的贫困村,如今变成了阡陌纵横、产业富饶的活力之地,产业、就业、教育、乡风文明等迸发活力,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民生福祉不断改善。勃兴之间,民生为大。如果把茅箭的发展浓缩成一首壮丽诗篇,民生必然是意蕴丰富的“题眼”;如果将茅箭的风雨历程谱写成一曲时代华章,民生必然是最撼人心魄的“强音”。该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全区民生投入不断增加,财政支出达72.2%以上,同比增长6%。城镇新增就业395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63%。累计发放低保、医疗、优抚、教育资助、残疾人补贴等各类救助金3293万元,惠及1.07万人次。
幸福感不仅是一组组数据,更是改革成果惠及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该区聚焦民生关注热点难点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小区物业管理改革创新等一批改革成果全面落地。矛盾诉前调解多元化解工作进一步深化,未成年人检察社会支持体系建设列为首批国家试点项目。茅箭区人民法院、茅箭区人民检察院、市公安局茅箭区分局3家单位荣获“省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称号;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实现区乡村“三级”全覆盖;鸳鸯中心学校、茅箭区致远学校投入使用,东方伊顿学校建设快速推进;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稳步实施,普惠性幼儿园覆盖面持续扩大;“平安茅箭”建设深入推进,安全生产责任制有效落实,信访总量持续下降,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全面提升。
2019年,茅箭人昂首阔步,奋斗跨越,书写出高质量发展的壮丽诗篇。站在2020年路口了望,茅箭人再奋斗、再超越、再收获,一个崭新的未来可期可盼,更可预见。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