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家A股上市银行营收增速为负
一季度银行业的经营还是受到疫情影响的,比如全行业整体而言不良是“双升”的,比如A股上市银行中就有两家已经出现营收增速负值,又比如整体而言净利增速又放缓,回到了2017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但行业总体经营仍然平稳,总资产及利润均保持了稳定增长,拨备和资本充足等安全垫也还比较厚实。
官方数据来了。银保监会日前公布了2020年一季度银行业主要监管指标表现,下面来看几组较受关注的数据。
资产规模方面。一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约302.3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5%,同比上升了1.8个百分点。其中,股份行资产增速达到12.8%,就增速而言领跑整个行业。
对于银行业规模扩张的提速,业内分析观点将其归因于一季度银行业的“以量补价”。当然,这也是金融抗“疫”战中,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以更好支持实体经济。
中银国际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励雅敏还提及,这也离不开监管对银行进行资本金补充的支持。2019年资本金补充后支持业务扩张提速,同时,资金充裕情况下,银行非信贷类资产配置力度同时加大。
未来,行业规模增速有望进一步提升。
净利润方面。受疫情影响,一季度末银行业盈利增速下降,累计实现净利润6001亿元,同比增长5%,这一增速较去年第四季度的5.88%下降了0.88个百分点。其中,平均资本利润率为12.09%,平均资产利润率为0.98%。
资产质量方面。一季度末银行整体不良是“双升”的。不良贷款率为1.91%,较上季末增加0.05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余额为2.61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1986亿元。其中,股份行不良率基本平稳,城商行和农商行则出现较为明显的攀升。
有分析称,由于疫情对银行业资产质量的冲击显现具有滞后性,二季度银行资产质量考验将加大。
“愉见财经”注意到,这种压力在关注类贷款趋势上已经有所体现:一季度关注类贷款40545 亿元,较年初增加2850亿元,增幅明显;关注类贷款占比2.97%,较年初上升0.06个百分点。
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肖远企在4月份曾提及,疫情冲击下贷款逾期和违约情况增多,不良贷款有所增加。其中,受疫情影响比较严重的一些小微企业,餐饮、住宿等行业上升相对较快。
他进一步预计,第二季度和今后一段时间银行不良贷款还会有一些上升,但是幅度不会非常大。“目前,复工复产正在有序开展,监管也采取了很多对冲政策措施来缓释风险,这些措施也开始发挥效果。银行的不良贷款会有小幅上升,但是风险完全可控。”
据悉,针对不良贷款的上升,银行业第一季度加大了处置力度,处置4500多亿元不良贷款,比去年同期增加了810亿元。另外处置的渠道也已在拓宽。
风险递补能力方面。一季度末银行拨备覆盖率为183.2%,虽较上季末下降2.88个百分点,但拨备水平仍然显著高于监管要求;贷款损失准备余额为4.8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2943亿元;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88%,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94%,资本充足率14.53%,均高于监管“红线”。
总体而言,一季度银行虽受到疫情影响,但仍能保持稳健。这也侧面显示出了银行业经营的韧性。
上市银行排排坐
净利增速回落到2017年以来最低点
再来谈谈行业“资优生”的表现。“愉见财经”统计了A股36家上市银行的经营情况发现,一季度出现了两家银行营收增速负增长。
工商银行(5.090, -0.01, -0.20%)和江阴银行(4.090, 0.01, 0.25%)和营收增速是由正转负的。工行2020年一季度营收2269.79亿元,同比下滑3.62%;江阴银行营收增速8.51亿元,同比下滑3.35%。
不过这两家银行一季度净利润是稳定增长的,其中工行增幅2.81%,江阴银行增幅8.36%。
此外,农业银行(3.390, 0.00, 0.00%)、中信银行(5.080, 0.01, 0.20%)、苏州银行(8.550, 0.04, 0.47%)、苏农银行(4.370, 0.01, 0.23%)等10家银行一季度营收增速由2019年的两位数滑落至个位数。
但也有多家银行营收大增,最厉害的是青岛银行(4.960, 0.01, 0.20%),录得了高达37.6%的增长率(当然也是因为基数比较小)。不过话说回来,人家去年更猛,当时同比横幅是98.69%。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