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浠水实践”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浠水县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立足“三个坚持”,突出“三个增强”,全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为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战”打下坚实基础。
坚持党建引领,增强基层治理根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强化党建引领,始终把党组织建设作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根本和保障,协调各方力量,切实把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成效。
(一)增强号召力,实现由“单一管”到“多元治”转变。在城区治理上,全面总结固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社区临时党委参与社区管理的经验,号召党员群众等多元力量参与基层治理,促进党委政府、社会力量和基层群众同向发力,最大限度地整合社区内的组织资源、物资资源和人力资源,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在农村治理上,建强村级基层党组织,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
(二)增强服务力,实现由“被动防”到“主动治”转变。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实现精准预测、及时预警、有效预防。通过社区“大党委”统筹协调县、乡镇(县直单位)、社区、小区(片区)四级党组织,结合党员常态化下沉要求,组织县直单位在职党员、社区直管党员、离退休老党员、流动党员等到所在小区报到,积极参与“家门口服务”功能型党支部建设。下沉党员结合个人特长,自领岗位、自领任务、自领区域,全面参与到人员排查、矛盾纠纷调解、社会治理智能化等工作中,全力解决实际问题。
(三)增强组织力,实现由“松散软”到“严紧实”。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强有力的党组织,积极参与社会基层治理。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制定“一村一策”,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三会一课”等基本制度,提升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加强党员教育培训,推动广大党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提升政治理论水平。扎实推进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提档升级,推行“听群众说事、和群众议事、由群众评事”工作机制,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
坚持问题导向,提升基层治理成效。结合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和不足,找准薄弱点、切入点和着力点,积极解决人民群众呼声最大的突出问题,增强基层治理成效。
(一)紧盯“抗疫总体战”薄弱点,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浠水县以基层基础建设为牵引,下力攻克基层基础建设的难点,提升基层基础建设水平。对15个乡镇进行实地调研和考察,选取巴河、散花、丁司垱、团陂、洗马等5个乡镇作为示范点,以“示范先行、以点带面”的模式,实现乡镇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全覆盖”、网格化服务的“全方位”、特殊群体的“全管控”。对15个乡镇(区、处)配齐政法委员,充实了基层政法力量。在城区镇区,紧盯学校、医院、火车站、公交车站和商场广场等重点场所,加强治安巡逻防控,构建起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二)紧盯“经济发展战”切入点,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在持续抓好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同时,扎实开展“四进”行动,县“四大家”领导带头包保、县直单位及金融机构专班服务,收集企业融资、招工等问题380余个,解决问题率97%以上。深入企业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法治体检”活动,协助44家企业复工复产,就149家民企面临的劳务用工、债权债务、合同纠纷等问题“把脉问诊”,出具法律意见书15份,审查合同108份,各级调解组织受理矛盾纠纷331件,调解312件,成功率94.3%。出台《关于优化全县政府采购(招投标)环境的工作方案》,规范政府采购行为,优化公共资源交易环境。强力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对背后的黑恶势力和“关系网”“保护伞”从严查究。
(三)紧盯“风险化解战”着力点,进一步化解“疫后综合征”。加强风险研判和排查化解,强化工作预见性和主动性,提高措施精准性及有效性,积极推进涉疫矛盾纠纷化解,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的平安稳定。强化推进应用“雪亮工程”,安装监控探头6427个,降低了发案率,提升了破案率。
坚持机制创新,增强基层治理合力。积极探索完善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组织形式和制度保障,构建市场主体、社会组织、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网状治理格局,共同画好社会治理“同心圆”。
(一)创新基层治理领导工作机制。全面推行领导干部开门大接访的工作机制,发挥“关键少数”作用,加大重点群体和重点个案攻坚力度,做好重点时期的人民信访工作。加强源头化解和基层治理,进一步压实包案单位责任,落实“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严格落实首办负责制,推进“最多访一次”要求落地。
(二)创新基层治理依法稳控机制。全力推进信访积案攻坚化解。今年以来,整体化解率约80%。坚持依法严厉打击无理上访、缠访闹访、异常上访和越级上访等违法行为,彻底扭转过去信访不信法的被动局面。从4月份起,县委政法委在县信访局设立了涉法涉诉信访专门接待窗口,由县委政法委牵头,组织公安局、法院、检察院、司法局、信访局等单位班子成员成立接访专班,打通涉法涉诉信访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三)创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为有效解决过去力量分散、人少事多、任务难完成难题,整合交通事故纠纷调解中心、医疗纠纷调解中心、婚姻家庭纠纷调解中心等10个调解力量,形成多元纠纷化解体系,建设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创立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建设平安浠水发挥稳压器作用。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