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德铺就特色社会治理幸福路
行走在高原大地,无论是热闹的繁华城市,还是静美的山区乡村,或是草原深处的辽阔牧区,处处都是一派安定祥和的繁荣景象。
在平均海拔4330米,总面积7046平方公里的雪域高原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县,由于地域辽阔,人员居住分散,以前一些地方的个别人,法律意识淡薄,基层组织力量薄弱,社会服务管理触角无法延伸至基层等,影响到这里的社会经济发展。
然而,自一套“四级联户制”在甘德县江千乡试点实施以后,将政府服务延伸到“最后一公里”变为现实,基层党组织服务延伸到每家每户,实现了从突击式被动管理向常态化管理的转变,逐渐解决了影响甘德县发展的难题,其网格化的管理服务为地广人稀的牧区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社会管理模式。
顶层设计,绘就“一张蓝图”
平安,百姓安居之本,乐业之基。
来到江千乡,乡党委书记塔松打开了话匣子,他说,以江千乡为例,以工作需要和群众需求为原则,建立四级联户机制,建立一级县级总指挥长(县委书记)——二级乡级指挥长(联点及村两委班子主要领导)——三级网格长(各社社长)——四级联户员(党员及生态管护员)四级联系服务网络,其中总指挥长负责下达指挥命令,指挥长负责细化指令、汇总数据、督促工作,网格长负责传达指令和管理网格化,联户员负责执行指令。
同时,在联户原则上讲究便利、就近、快速,明确了四级联户职责,要求联户员与群众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做到“三了解、四掌握、五到位”,即了解家庭成员、了解生活状况、了解生产情况;掌握思想状况、掌握家庭困难、掌握就业情况、掌握诉求愿望;宣讲政策到位、民意收集到位、咨询答复到位、诉求解决到位、感情传递到位。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广大人民群众需求,甘德县委县政府强化顶层设计,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带领全县各地干部群众积极探索符合实际、体现时代特征、顺应群众需求的社会治理新路子,初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新格局,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明显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稳步攀升,走出了一条具有甘德特色的社会治理创新之路。
举旗定向,谋篇布局。甘德县委书记西热说,“法治是社会治理之本,德治是社会治理之基,只有把法治作为社会治理的‘压舱石’,把德治作为社会治理的‘润滑剂’,坚持法治、德治协同发力,才能增强社会治理的系统功能和整体效能。‘四级联户制’就是以党建为引领,依靠群众,深化和发展‘枫桥经验’,重在真实地走进群众、深入基层,破解难题,以创建民族团结先进县为平台,推动藏区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
“四级联户”,筑牢“安全堡垒”
“是我冲动了,以后不会了。”
“事情闹成这样,我也有责任,以后我们还是好邻居。”
看到西隆村的曲江和昂文握手言和,塔松很是欣慰。
两人因为草山围栏纠纷闹到村上,乡党委书记塔松作为监督员,通过面对面疏导调节,将矛盾解决在了村级层面。
塔松说,几年前这个村里组织涣散,人心不齐,草山纠纷频发、邻里矛盾突出。这种情况下村两委也无心顾及发展,因此村子也一直戴着问题多和贫困的帽子。而如今,问题村变先进村,小事不出村,矛盾“零”纠纷……这一系列的变化皆受益于“四级联户”的社会治理模式。
“四级联户”的社会治理模式还成为推动工作的“动力器”。通过“四级联户制”的开展,激发了基层党组织、广大联户员的责任意识,调动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叶合青村联户长才排为彻底搞清楚他的联户成员的基本情况,通过走访入户,建立联系台账,及时上报,解决了许多问题和群众困难。联户人员深受感动,纷纷表示:“以后有事跟我们联户员讲就行了,他能帮我们解决问题。”
在中央一号文件宣讲期间,“四级联户制”充分发挥了它的效能,利用联户长,小范围组织宣传,将整个乡镇化为130多个网格,进行宣传。既达到了宣传目的又避免了交叉感染的风险。同时,各村网格长带头每月开展“全域无垃圾”卫生整治活动,以此影响和感召群众自觉参与到环境卫生治理和保护中来,通过“四级联户制”的实施,乡村环境面貌明显改善。
构建“安全堡垒”,实现有效治理,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基础,是甘德县委县政府面前的“必答题”。甘德县结合实际,大胆尝试,从应对问题被动化,向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转变,通过“定格、定人、定岗、定职责”工作,初步形成全县“四级联户制”管理服务管理机制。随后,甘德县将依据所辖范围、居住人口、治安状况、工作难易、任务轻重、基础优劣等情况,继续完善社会治理的“甘德模式”。
“联户联心”,服务群众“零距离”
自实行“四级联户制”以来,各级“联户员”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群众,起到了为民服务的“连心桥”作用。
在江千乡,通过实行“四级联户制”,党委政府与群众建立起直接联系,群众的困难得到了及时解决,党群关系明显改善。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协龙村联户员在第一时间上报徒步入进人员,进行及时管控;恰曲纳村联户员班玛罗周在走访中得知疫情期间群众生活物资无法有效保障,及时上报党委,江千乡党委牵头捐款,购买8吨蔬菜,将蔬菜分为300多份,利用“四级联户制”将蔬菜以最快的速度分发给300户疫情中不便出行的贫困户。
一项新举措好不好,最有发言权的是群众。群众相信实实在在做出来的事,他们对“网格”的理解与感觉也来自一桩桩温暖人心的事。
更先是一名联户员,他说,“作为一名联户员,平时向牧民宣讲党的惠民政策,协调纠纷,帮助牧民缴纳社保金、养老金等,与老乡们‘零距离’接触,可以更快更细掌握社情民意,第一时间化解矛盾、解决群众诉求,促进村里和谐稳定,感觉很有成就感。现在牧民们有了问题和困难,会第一时间找联户员咨询,党的好政策让大家的权益都有了保障,生活有了奔头,牧民们现在不想别的,就想着怎么把日子过好。”
据了解,目前江千乡各村具备联户能力的党员已结对联户1080户,收集到意见建议82件,帮助解决实际问题69件,民生、医疗等群众反映的问题都得到了妥善解决。同时各村党员带头入股合作社,引领牧民致富增收,真正做到了面对面与群众交流,实打实为群众办事,手拉手帮群众解困,心连心构建党群关系,真正实现了社会治理,经济发展双丰收。
治安工作有了“指南针”,群众安全有了“体温计”,便民利民有了“助推器”……甘德特色的“枫桥经验”,使得甘德县正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藏区特点的社会治理创新之路。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