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射战士”华莱士再被曝卫生问题
7月18日晚间,华莱士被约谈冲上热搜。
据上海市场监管,7月18日上午,市市场监管局联合闵行区市场监管局约谈了上海榕赢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华莱士总部)负责人。要求华莱士必须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
事件起源于7月8日B站UP主“内幕纠察局”发布的视频《两家外卖平台销量第一的炸鸡店,华莱士、韩式炸鸡有多脏》。
视频中,华莱士员工“未戴口罩制作鸡米花、还在咳嗽”,“徒手制作汉堡”,“鸡块掉地上捡起来,地面如果是干的,就直接放回去,如果是是湿的,那就放在油锅里炸一下再继续使用”,“清洗剂滴进油锅里”。在这家华莱士后厨,仿佛卫生问题不是问题。
屡次被曝食品安全问题
华莱士创立于2001年,是一家集产品开发、生产、销售一体的西式快餐企业。公司经营产品涵盖汉堡、炸鸡、薯条等。据其官网显示,华莱士倡导绿色、环保、健康的服务理念。
虽然官方多次强调要保证食品安全,但是更多的是保证原材料的把关,而对加工制作过程未明显强调。
7月17日,华莱士在微博发表致歉声明:近期,我们关注到网络上关于个别员工操作不规范的报道。截至7月17日,涉事餐厅北京霍营店已停止整顿。
华莱士还表示,对该区域内所有员工强化培训,重申并落实各项产品操作规范和作业流程;派驻稽查小组对该餐厅进行整改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后续还将持续强化食安稽核巡查制度,对餐厅各项业务流程进行核查,确保为顾客持续提供安全可靠的用餐体验。
网友们也纷纷表示,“赶紧整改吧。”
事实上,华莱士被曝食品安全问题已不止一次。
2020年12月,湖北黄冈7家华莱士餐厅因违规采购销售未经疾控部门监测的冷冻冷藏肉品,被当地执法部门查封,相关负责人也被拘;
2019年10月,呼和浩特市24家华莱士门店违法出售废油脂,被当地监管部门重罚;
2019年3月,江西《江南都市报》对华莱士进行了卧底调查,曝光出鸡翅掉地上继续卖,汉堡胚过期两天继续使用,后厨环境脏乱等问题。在问题发生后,华莱士也曾发布声明,会进行整改。
如今看来,华莱士整改进行得并不彻底。
有网友在华莱士官博评论,“希望你们扩大规模的时候不要忽视下面加盟店的环境卫生,我在工作地小县城那边点华莱士拉了好几次肚子,家那边的华莱士就没问题……各地各加盟店环境卫生控制情况参差不齐,太多人都有同样的点华莱士拉肚子经历。”
扩张1.8万家,门店卫生缺管理
公开报道显示:华莱士目前开店1.8万家。2016年,华莱士以“华士食品”为名在新三板挂牌。
极速扩张的华莱士实际上是采用了一套以“门店众筹、员工合伙、直营管理”为核心的合作联营。简单来说,就是店不开放加盟,但是人可以入伙。
这种模式可以为门店提供原料、物流、技术、品牌等多方位的支持,通过直营确保统一的经营标准。门店众筹的方式将股份下放给员工或是外部合作者,这样分店与总部都绑在了同一条利益链条上。
实际上,华莱士之所以可以定价低廉,部分是由于其原材料成本由参股的方式得到了控制。
包括在食品安全问题方面的表述,只是提及原材料供应,而门店未过多提及。可见华莱士对分店的管理上存在问题。
记者了解到,截至2020年底,华莱士食品总共有438名员工,其中,行政管理人员61名,销售人员334名,财务人员43名,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为0。
一个拥有将近两万家店面的连锁快餐公司,食品安全管理配置上几乎处于空白状态,显然并不符合常理。
网上也有不少意见是,去华莱士还想要啥自行车?
但是食品安全应是作为任何从事餐饮事业该有的良心,无论价格低还是高。
以价格低廉打开市场的还有前不久疯狂出圈的“蜜雪冰城”,它也被曝光了使用隔夜奶浆、徒手抓柠檬片等食品安全问题。
类似事件屡禁不止,说明总部对分店的卫生管理缺少抓力。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至2020年财报显示,华士食品营收分别为23.26亿元、25.5亿元、34.94亿元。净利分别为5075.6万元、5460.4万元、9209万元,呈现增长态势。
华莱士的净利润始终还是没有突破1亿元,毛利率只有4.70%,远低于行业均线。
食品质量风波不断 、规模扩张管理滞后,毛利率低下等,尽管华莱士一定程度上受到追捧,但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不可小视。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