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际新闻 > 正文

特拉斯为何玩不转英国经济?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22-10-21 14:29:57

特拉斯为何玩不转英国经济? 


20日,英国首相伊丽莎白·特拉斯宣布辞去英国保守党党首职务, 此时距离她正式就职仅过去45天。



▲伊丽莎白·特拉斯


特拉斯在英国通胀指数暴增至10%以上、生活与能源支出高居不下、经济面临衰退的恶劣情势下就任,她在竞选过程中大力主张的低税收自由经济,曾经让她遥遥领先党内对手,如今却成了她必须付出的代价。经济学家和金融机构普遍认为,英国政府大规模减税政策将导致政府债务的不可持续,继而进一步推高通胀,给货币政策造成重压,英国经济可能陷入高负债、高通胀、高利率的恶性循环。而这一切的根源,都与脱欧后遗症、全球疫情和能源危机的叠加影响有关。


特拉斯辞职,缓和市场紧张情绪


当地时间10月20日13时34分(北京时间20日20时34分),现任英国首相伊丽莎白·特拉斯在唐宁街10号正式宣布辞职,辞去英国保守党党首职务。她表示,将在下周举行新一轮选举以选出新的保守党党首,而她将继续担任首相,直至保守党任命新任领袖。在内阁中2名大臣于一周内接连辞职、至少13名议员公开呼吁其辞职、有议员向“1922委员会”主席布雷迪提交对特拉斯的不信任函后,特拉斯终于选择了放手。




在特拉斯宣布辞去英国首相一职后,英镑兑美元上涨了0.4%,报1.1273,一度触及日高。在特拉斯的简短讲话之后,10年期和5年期英国国债的收益率都下降了大约5个基点。随后,英镑兑美元汇率涨幅收窄至0.3%左右,至1.1252,此前一度上涨0.8%。10年期英国国债收益率短暂下跌,一度跌近10个基点,但随后开始重新上扬,截至发稿上涨34.5个基点,报3.9035%。




蒙特利尔银行欧洲外汇策略主管Stephen Gallo表示:“在尘埃落定之前,政治事件将主导价格走势,但我们预计一旦尘埃落定,基本面将再度显现。在我们看来,英镑的广泛升值潜力仍然非常有限。”


英国政府已经撤销了特拉斯大量无资金支持的减税承诺,抑制了金边债券市场的波动,并帮助英镑恢复到9月份她公布迷你预算之前的水平。在投资者等待预算赤字预期规模更加明确之际,她的辞职可能有助于进一步缓和市场紧张情绪。


引发经济震荡,减税政策缘何夭折?


特拉斯上台以来,英国国内经济形势急剧动荡。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10月19日报道,英国国家统计局当天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英国通货膨胀率升至10.1%,与7月的通胀率持平,高于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的9.9%,达到40年来高位。


面对动荡的经济,特拉斯的内阁推出的政策却未能力挽狂澜,她的前任英国财政大臣科沃滕于9月23日公布了英国半个世纪以来最激进的减税方案。但这一被赋予厚望的方案公布后,却引发了市场对英国政府债务暴增和通胀加剧的担忧。英国股市债市汇市三大金融市场连续出现全面震荡,英镑兑美元汇率一度跌至1.03左右的历史新低。




▲前英国财政大臣科沃滕


对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罕见地对英国减税政策提出警告,敦促英国政府重新评估减税计划。英国央行也紧急宣布“无限量”临时购买国债,迫使英国政府“悬崖勒马”。


迫于压力,特拉斯内阁不得不宣布罢免力主减税的科沃滕,并在减税政策上来了一个180°的大转弯。


为什么这一减税政策引发了如此大的市场地震呢?究其根本,还是一个钱从哪里来的问题。


根据英国财政部公布的细节,英国政府不但对公司最高税率和个人所得税基本税率进行了调整,还计划大幅削减印花税。在450亿英镑的大规模减税外,特拉斯政府还通过扩大财政支出来应对能源价格飙升和增加对乌军事援助。


减税导致的财政收入减少,加上扩张的财政政策,必然会导致政府大幅增加借债规模。而新冠疫情爆发之后,英国政府债务占GDP比例已经从疫情前的84%上升到100%,2020年和2021年的财政赤字率分别为13%和7.9%,远高于2015-2019年2.9%的平均赤字率。这意味着政府不得不大量融资用于还债,用于公共支出的财政资金则捉襟见肘。


与此同时,“英国央行在踩刹车,而政府却猛踩油门”。为抑制高通胀,英国央行在年内已经连续7次加息。在央行实行紧缩货币政策的情况下,政府则加大举债,这“一加一减”的效应导致债券收益率飙升,“股债汇”整体杀跌。


简言之,特拉斯原本希望通过减税来缓解高企的通货膨胀,但却起到了适得其反的作用。经济学家和金融机构普遍认为,英国政府大规模减税政策将导致政府债务的不可持续,继而进一步推高通胀,给货币政策造成重压,英国经济可能陷入高负债、高通胀、高利率的恶性循环。


脱欧后遗症加能源危机,击垮英国经济


当地时间10月17日,新任财政大臣杰里米·亨特宣布了新版财政计划,撤销了9月23日“迷你预算”中的几乎所有减税措施,此举在宣判特拉斯减税政策“死刑”的同时,也变相增加了320亿英镑收入。




▲新任财政大臣杰里米·亨特


这一财政计划向市场传递了积极信号,英国股市、债市、汇市集体上涨。备受关注的英国国债在17日也大幅反弹,收益率回落。但这一系列措施更多的是暂时稳定了市场信心,并未从根本上能够解决当下英国经济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当下,英国面临着40年来最快的通胀,而且丝毫没有缓解的迹象。更为重要的是,英国经济衰退的风险也是主要经济体中最高的。而这一切的根源,都与脱欧后遗症、全球疫情和能源危机的叠加影响有关。


自2016年6月英国公投脱欧之后,历经4年后,英国终于在2020年与欧盟达成了脱欧协议。但正如英国《卫报》写道,“显而易见,脱欧让我们变得更贫穷、更漂泊、更孤独” 。在全球疫情和能源危机的多重因素下,英国脱欧的后遗症已经逐渐显现。


首先,英国的对外贸易受到严重冲击。2016年1月,英国的对外贸易中,出口占其出口总值的47%以上。而脱欧之后,与2018年相比,英国对欧盟的出口总额在2021年减少了200亿英镑,这导致今年二季度英国的贸易逆差已经扩大到了338亿美元,创下有记录以来的最高值。


不单是出口,英国的进口也大受影响。劳动力方面,数据显示,相比疫情前,英国劳动力市场减少近90万人,约有45万25岁以上就业人口退出且很难回归劳动力市场。“脱欧”则进一步削弱了英国市场对周边国家劳动力的吸引力。英国《周刊报道》认为,缓解日趋严重的劳动力短缺,或许是英国经济面临的“最紧迫任务”,因为这会极大地影响生产。


为此,特拉斯将不顾保守党同僚反对,执意修改了劳动力“短缺职业清单”,放松移民政策吸引外来人口,以解决英国国内劳动力资源短缺的问题。但这也变相承认了脱欧产生的劳动力短缺问题。


供应链短缺也是个棘手的问题。据新华社引自外媒报道,空荡荡的加油站、空白的超市货架、延迟到付的商品,自2021年夏天以来不断成为英国媒体的头条。这除了由于全球疫情带来的物流成本增加等难题,英国脱欧后的新规也是重要因素。


进入2022年,英国针对欧盟商品的海关管制新规正式生效,从欧盟进入英国的非管制商品将不再适用原先175天延迟清关政策。英国董事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姬蒂·厄谢尔表示,新规生效将“加剧现有供应链问题,导致港口进一步拥堵,许多企业将因意外违规而产生额外成本。”同时,物品短缺也直接推动了物价上涨,通货膨胀高企不下。


在俄乌冲突造成的全球能源危机中,英国经济也深受其苦。长期以来,英国无法实现能源自给,对国际能源的供给十分依赖。据统计,2021年进口能源比例高达38%,其中9.7%的能源进口来自俄罗斯。但英国政府为了“跟随舆论导向”,不惜与俄罗斯进行能源脱钩,这进一步加剧了自身的能源危机。而这一切,都需要英国民众为其买单。


可以说,在多重因素的叠加下,英国经济已经不堪其负,或许GDP被印度超过只是悲剧的开始。


新首相前行之路将相当艰难


不少分析师认为,在英国政坛稳定之前,金融市场会保持波动。


《金融时报》报道称,接替特拉斯的人选中,前财政大臣苏纳克和议会下议院领袖莫当特是领跑者。刚宣布辞职不久的内政大臣布雷弗曼、三个月多前被迫宣布辞职的前首相约翰逊也可能加入角逐。


在特拉斯宣布辞职前,民意调查机构YouGov在10月17日至18日的一项调查中发现,当530名保守党议员被问及“你更希望谁会在特拉斯辞职后接替党首”的问题时,32%选择了约翰逊,紧接着是前财政大臣苏纳克(23%),国防大臣华莱士(10%)和议会下议院领袖莫当特(9%)。


从这些声音来看,在现有呼声最高的两位首相候选人中,前首相约翰逊的回归可能并不合时宜。他身上强硬的脱欧色彩,加上因为强硬脱欧而间接失去首相之位的前车之鉴,会让执政党再次回到对抗欧盟来转移矛盾焦点的老路上。


但前财政大臣苏纳克会是更好的选择吗?




▲英国前财政大臣苏纳克


对于日益分裂的保守党来说,苏纳克并不是他们一致信服的对象,团结能力显然不比约翰逊。


而苏纳克本人虽然在经济事务上看起来更“拎得清”,但矛盾的根源问题——脱欧,依旧会是限制他政策效力的关键因素。英国重新与欧盟、美国等主要经济体签订贸易协定,才有可能为英国带来新的经济增长可能,但欧盟和美国的诉求又与英国内部对北爱尔兰的看法冲突。


说句不好听的,现在保守党推谁上台都是接收一个烂摊子,稍有不慎就要步特拉斯的后尘。


或许换上相对亲欧的工党上台更有效,但对保守党来说又是一剂毒药,谁也不愿由执政党转为失势的反对党。


也许一年三换首相还不是结束,英国的政治和经济危机才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