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却下调对华出口预期,为啥?
中国是农产品生产大国,同时也是进口大国。比如中国的大豆对外依赖度高达85%,每年都要进口上亿吨。而今年是个特殊的年份,受去年疫情的影响,全球粮价飙升,其中就属玉米和大豆的涨幅最高,所以之前很多人猜测,今年大豆可能会迎来供需紧张,进而推升大豆的价格。
月初的时候,美国发布了一个重量级的报告——年度种植报告,其中披露,今年美国玉米和大豆的种植面积纷纷低于预期,其中大豆低于预期100多万亩。而季度库存更糟,大豆季度库存同比下降了44%,近一半,处于历史低位。于是受此影响,报告当天,美豆期价上涨了5%以上。
但仅仅报告并不足以完全影响大豆价格,但别忘了还有天气。今年以来美国及南美的巴西都双双陷入百年的大旱。虽然前些天下了几场雨,但是很快后续的雨水又将减少,而当前正值大豆生长的关键期,所以天气炒作又成为了“老梗”。
除了天气、库存的影响外,近日还有另一件事助推了大豆的上涨行情,即全球运费的增长。近日海运成本大幅上升,截至7月9日,美国进口大豆的国际运费涨到了81美元/吨,同比增长108%,创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新高;而进口南美大豆的国际运费涨至68美元/吨,同比增长134%。
因此,在众多利好因素下,美豆价格不断上涨,也意味着大豆需求的强劲。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近日美国农业部却下调了对华出大豆出口的预期,怎么回事呢?
相关数据显示,今年1~6月,我国进口大豆总计为4895.5万吨,同比增长了8.7%。但是美国农业部近日却下调了对华大豆出口的预期,调至为9800万吨,同时也调低了阿根廷和巴西的大豆对华出口预期,而给出的理由是,当前大豆价格高涨可能会限制中国买家的购买需求。
但事实上,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
从国内来看,今年下半年中国的大豆进口量确实会面临下降的可能。一是因为压榨行业利润行情低迷,持续亏损。据悉,山东压榨商目前每压榨1吨大豆就会损失近200元。而行业发展低迷,扭转则需要时间。
另一方面,当前生猪养殖还属于亏损状态,在恢复成本线以及利润以前,对饲料的需求也会下降,有可能影响大豆及玉米的需求量。
所以,一方面是豆价高企,另一方面国内需求并不迫切,下半年有可能会降低大豆需求量。
鉴于国内情况,今年的玉米种植面积超过大豆,大豆的种植面积有所下降,可能国内大豆产量也会有所降低,但随着需求的走低,对供给的压力也会减小,因此下半年仍需密切关注需求及天气的影响。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